2012年,受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委托,我们对下司古镇及其邻近片区进行总体城市设计、概念建筑设计、核心区景观工程设计。方案成功避开了一条高速公路要穿过下司古镇的施工计划,提升了古镇人文地理和自然景观价值。
项目位于贵州省麻江县东北部,东距凯里市20千米,西隔麻江县城25千米。规划范围约6平方千米,包括下司古镇与清水江,北靠沪昆高速,南至沪昆高铁沿线,东至规划中的南北干道沿线。
规划以下司商埠文化为基础,以山水田园为依托,以“天造山水·人文下司”为主题,融合苗、侗、汉等民族文化特色,集旅游、休闲、文化、度假、娱乐、创意、艺术、居住、商务及办公为一体的国际化和复合型的休闲旅游度假名镇。
规划方案形成以清水江为纽带,森林中央公园为核心的空间结构,形成七星伴月组团式绿色田园城市布局,着重打造下司古镇、月亮岛旅游度假区、苗侗文化发展区等十大功能区。下司古镇启动区的面积约为8平方千米,包含建筑350余栋。
黔东南下司古镇地处贵州省黔东南麻江县,紧邻黔东南母亲河清水江。早在明清时代,下司古镇便依托便利的交通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成为清水江上游最为重要的商埠重镇,并拥有许多文化遗迹。民国时期曾是黔东南重要物资集散地,有水陆码头之称。随着经济的发展,古镇的容貌发生了变化,并逐渐失去旅游竞争力,古镇复兴成为下司古镇发展的必经之路。
下司古镇的山水风光是不可多得的自然资源,沿河的农田、花田是其农耕文化的自然体现。启动区概念性城市设计将古镇内的绿地划分为滨水绿地、田园绿地、街巷绿地和庭院绿地四类,并形成以庭院绿地为点状要素、以街巷绿地和滨水绿地为线性要素、以田园绿地为面状要素的绿地系统。大面积的田园绿地不仅保证了生产需求,还有助于发展观光农业;连续的滨水绿地很好地突出了古镇的自然景观优势;丰富的街巷绿地塑造了良好的步行环境;点状庭院绿地作为绿地系统最灵活的部分,嵌入到整个地区中。在植物配置上,城市设计根据用地性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式。生态复兴的实施让游客既可享受风景如画的田园景观,又能置身于繁花的缤纷世界。
探究下司古镇的空间–文化机制是形态复兴的大前提。城市设计通过对地方风貌、地方史料的总结研究,梳理出三条线索: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典型布局与有机生长的空间肌理;完整展现民族商贸古镇生活的建筑体系;折射苗侗文化的特色空间体系。围绕这三条线索,城市设计从整体形态出发,规定启动区内所有建筑的层高在5层以下,以2~3层为主,所有建筑应采用小青瓦坡屋顶及木质立面;沿江界面的建筑则通过屋顶改造,增加栏杆、檐柱和装饰构件,形成连续、风格统一和特色鲜明的沿江建筑立面。同时,城市设计充分考虑古镇天际线与远处山体的结合,建筑高度错落有致,低处可形成到达山体的视线通廊,高处形成以山为背景的视觉景观;在尽量保留街巷肌理的前提下,将整个街巷串联起来,形成网络状的道路系统。
此外,城市设计还以恢复重要历史建筑、重塑公共空间为方向,从相对宏观的层面确定了下司古镇形态复兴的步骤。少数民族村寨中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是芦笙场,即整个村寨的寨心。寨心的重要性不在于它所处的位置,而在于它具有民族观念中世代相传的象征意义。位于古镇中央的芦笙场是苗侗人民节日欢聚的场所,也是居民日常晾晒谷物的空间。经过城市设计改造后的菜市场、会馆广场和两个码头可以延续原有商贸功能,成为新的公共活动场地,与芦笙场一起竖向连接起街道空间,形成多层次、完整的公共空间系统。
在建筑层面,城市设计基于建筑结构特征、建筑材料特征和建筑风格特征三个要素对古镇整体建筑进行了安全与风貌评估,将启动区内的建筑按照综合评价分为五类,并根据重建的有效性与成本、历史建筑的价值与意义、传统街巷肌理三方面的内容制定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苗侗民族文化、商贸文化是下司古镇的主要特征。城市设计首先根据史料,恢复了一些下司古镇具有影响力的历史建筑,如恢复了张先培纪念馆、夏同禾纪念馆及阳明书院;梳理商贸古镇的发展历史,恢复了繁盛时期的两湖会馆、广东会馆和福建会馆。其次,根据对苗侗民族村寨文化习俗的调研,在古镇入口处新建苗侗风格的风雨廊桥作为古镇地标,恢复镇中芦笙场及周围建筑。最后,根据古镇生活及后续文化展示的需求建造了菜市场和民族文化精品馆。城市设计通过恢复历史建筑,意图建立一个与过去对话的窗口;通过修复民族建筑,希望强化古镇当下生活的画面。文化建筑的重塑使历史沿革与现实生活在同一个空间维度下共存、发展,实现古镇文态的复兴。
在文化活动的参与性营造上,城市设计通过提供舒适、具有带入感的文化活动场所,增加文化活动的吸引力,进而营造参与性。在下司古镇,芦笙场的恢复重建、风雨廊桥和菜市场等带有典型民族特征空间的新建,为苗族铜鼓舞和侗族大歌的表演提供了场地,使文化活动在恰当的背景和氛围中产生了更强的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