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 记者彭琰 陈晓薇
中营都市总设计师陈可石教授在深圳市政协协商会上做专题演讲,建议用“四湾一河”打开未来深圳空间格局
深圳人每每对大海有渴望,就算堵车5 个小时也要到大梅沙去看一眼蔚蓝的大海。靠海却难亲近海,这是深圳人的困惑。
与此同时,在经历30 多年发展后,深圳把海洋产业作为未来产业开始布局,而与海洋息息相关的湾区经济的概念,今年也成为最热话题。
曾经的小渔村、而今的大都市,在国际化道路上,深圳何时和海洋文明相拥?
“未来,要让一半的深圳市民住在全海景的房子里。”在昨天下午举行的市政协“国际化城市建设”专题协商会上,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副院长陈可石的这句话,并不是在替地产开发商做广告。他用一名规划师的眼光,对坐拥260 公里海岸线的深圳迈向国际知名城市,描述了一种未来的可能——以“四湾一河”缔造未来中国第一滨海城市:“海上深圳”。
【现状】城市规划缺少滨海元素仍是“内陆”规划
“在过去的5 年当中,我安排我的研究生去研究深圳规划,结果发现,深圳的总体规划方案从来没有从国际化和滨海资源的角度提出未来滨海城市发展的愿景。”陈可石毫不讳言地指出,深圳城市规划方案是一个内陆城市规划方案,但对深圳这样一个资源短缺的城市来说,如果作为陆地城市去规划,那么深圳甚至没法和很多内陆城市相比。但如果未来深圳战略发展思路从内陆城市转为滨海城市,那么,深圳在吸引人才、吸引资金方面将有一个更具吸引力的空间格局。
【设想】“海上深圳”是迈向国际化的绝佳选择
陈可石认为,城市应当是在经济、环境和文化三个层面取得共赢的结果。文化是城市最后的竞争力,海洋文化是深圳最大的城市文化特征,也是深圳最大的竞争力和魅力。“海上深圳”,将是深圳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最佳选择。
“试想一下,深圳未来的文化设施、歌剧院、美术院、金融办公、主题公园都建在与海有关的土地上,未来的深圳将拥有全球最大的海上游轮码头,河道成为未来深圳景观道,深圳人将会拥有世界一流滨海城市的生活方式,一半的深圳市民都将在海上度周末⋯⋯”陈可石如是描述“海上深圳”的生活魅力。
【路径】将“四湾一河”作为突破口
陈可石认为,可以将前海湾、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和深圳河这“四湾一河”,确定成为深圳未来35 年规划的核心战略,作为建设“海上深圳”的突破口。
——前海湾,将是深圳的“曼哈顿”
“ 说起前海湾我就很容易联想起纽约,但15 平方公里的面积不足以把前海最好的发展基础奠定起来。”陈可石提出,大家对前海有很高期望值,但从一个规划师的角度看,前海目前的设计方案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现在的空间布局从形态上看会形成瓶口。
“我希望能够再大胆地做一些设想,在西面利用大铲岛、小铲岛的基础,再围海造地圈出30平方公里到40平方公里的土地,让它成为深圳的曼哈顿,这样才能改变我们目前已经形成的前海空间格局。”
——深圳湾,将是深圳的“悉尼港”
“我对深圳湾的概念是一个时尚、艺术、休闲的港湾。”陈可石提出,除了现在的深圳湾大桥,还可以再增加两座大桥,与香港互动发展,使深圳湾真正具备它的资源潜力。他还把悉尼的情人岛拿来做比较,认为深圳湾的地形和悉尼港非常接近,“我们可以大胆地设想,深圳可以和香港共同构筑一个有活力的湾区,真正把深圳湾作为一个文化的集聚地。”
——大鹏湾,将是深圳的“黄金海岸”和“夏威夷”
“我前几天专门到东部华侨城顶上,又看了看大鹏湾,我觉得这是未来最有开发价值的一个湾区,它一定高过美国的夏威夷。”陈可石认为,大鹏湾如果开发起来,从水质、山海资源方面讲,应该成为深圳最具吸引力的一个区,也是最有资源的一个宝地,现在是建设的好时机。
——大亚湾,将是深圳的“迈阿密”
陈可石认为,大亚湾集中展现了中国沿海地区的综合优势,具有发展成为超大规模经济体和区域经济中心的优良条件。希望大亚湾的开发不仅是生物谷,还可以是设计之都,而且是像美国迈阿密,阳光、沙滩取之不尽,充满美食、音乐和运动。
——深圳河,将是深圳的“湄南河”
全长37 公里的深圳河是深圳的母亲河,也是深港之间的界河。“深圳河是深港合作最好的一个题材。”陈可石提出,深港加强合作共同开发,把深圳河从深圳湾打通到盐田,这样就让深圳河作为内河形成水上通道,打造成为类似曼谷的湄南河。